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影响与解决方案

在阿拉斯加,一头棕熊跟在两名游客身后"class=
Westend61 / Getty Images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是指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负面互动,这些互动对人类、野生动物或两者都有影响。这通常发生在野生动物的需求或行为与人类的需求或行为交叉时(或相反),导致不利后果,如作物受损,牲畜损失,甚至人的生命损失。冲突造成的不太明显的影响包括:动物咬人会传播疾病、动物与车辆相撞、有针对性的狩猎以及基于恐惧的攻击。

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例子

根据一项研究,世界上超过75%的野猫物种受到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影响,这一事实主要归因于它们庞大的活动范围、庞大的体型和食肉性的饮食要求动物研究.人类和熊之间的冲突也很常见,尤其是棕熊灰熊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陆地哺乳动物之一。同样,野外研究表明,在美国,关于短吻鳄的骚扰电话数量有所增加,在1928年至2009年期间,报告了567起人类与短吻鳄的不良接触。

佛罗里达州中部阿波卡湖野生动物大道上的短吻鳄"class=
一只短吻鳄在佛罗里达中部的阿波卡湖野生动物大道自然保护区休息。 伊丽莎白·w·基尔利/盖蒂图片社

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并不局限于陆地。海洋冲突也很常见,可能以直接攻击、咬伤、蜇伤和碰撞的形式出现,通常与污染、栖息地搬迁或改造、旅游、娱乐以及渔具纠缠有关。据《国际鲨鱼袭击档案》显示,2015年全球共发生了98起无端鲨鱼袭击事件,创历史记录。

贫困还会加剧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因为一只动物破坏了贫困农民的庄稼,也就破坏了他的生计。这一事件可能会在他的社区中激起更多的愤怒,甚至可能会阻碍该物种的保护工作。通常情况下,孤立的事件会导致整个物种遭受迫害,而不是关注如何才能以可持续的方式补救这种情况。

原因

导致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社会和生态因素广泛存在。最常见的是,冲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业、交通和技术对土地或资源使用的增加。

栖息地的丧失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将野生动物赶出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为什么栖息地丧失是最常见的威胁之一濒危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可能是由于森林砍伐、道路和开发造成的碎片化,或污染、气候变化或环境退化造成的外来入侵物种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和伦敦动物学会2020年的一项研究,过去50年全球贸易、消费、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爆炸式增长是物种数量趋势严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地球的再生速度可以跟上1970年人类的生态足迹,但到2020年,我们已经过度使用了世界56%的生物承载力。

在过去,人类对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反应通常是杀死可疑的野生动物,甚至可能开发它们的野生栖息地,以防止未来的冲突。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传统的对野生动物的致命报复现在要么是非法的,要么受到监管,要么在一些地方被社会所接受。

作物的损害

在某些情况下,作物受损的威胁可能会导致当地人对整个野生物种更加敌视,即使冲突的根源只是来自一个或几个人。对农作物造成最大破坏的野生动物种类因地区而异;在某些地方,白尾鹿可能是最大的罪魁祸首,而在另一些地方,浣熊可能是罪魁祸首。

曼亚拉湖国家公园里的一群橄榄狒狒"class=
曼亚拉湖国家公园里的一群橄榄狒狒。 Ron Sanford / Getty Images

在埃塞俄比亚东南部的贝尔山国家公园(Bale Mountains National Park),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经常因为种植农作物而发生,而无法减轻对农作物的袭击经常导致动物被杀害。那里的农民报告说,小麦和大麦最容易受到作物入侵者的攻击,分别为30%和24%。橄榄狒狒据报道,这是最常见的作物袭击者,也是造成最大破坏的一种,其次是疣猪。

食物资源

当猎物变得稀缺时,食肉野生动物可能会把家畜作为食物来源经常导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冲突。

一项对跨喜马拉雅地区印度当地村庄的研究评估了牲畜的分布和人们对牲畜风险的认知而且雪豹.研究人员发现,全球对羊绒的需求导致中亚地区羊绒山羊品种的牲畜数量增加,使狼在未来面临更严重的迫害。随着山羊数量的增加,尤其是在狼更容易接近的平坦地区,人狼之间的冲突也将随之增加。

我们能做什么

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解决方案可能很复杂,因为它们通常是特定于相关物种和地区的。然而,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解决方案应该对受冲突影响的动物和当地人类社区都有益,这样它们才能共存。

缓解

减少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最普遍的方法是采取缓解措施,或设法让野生动物远离人口稠密或农业密度高的地区。农民经常通过亲自看守土地或使用围栏或稻草人来保护他们的作物不受野生动物的侵害。不同的社区采用独特的缓解技术,这些技术有时会代代相传,比如用烟雾击退农作物袭击者,而其他社区则依靠自己赶走动物。

泰国江曼的一头亚洲象"class=
泰国江曼的一头亚洲象。 二月/盖蒂图片社

在印度阿萨姆邦,科学家们记录了2006年至2008年间发生的1561起人象冲突事件,发现大象破坏农作物和财产的行为呈现出明确的季节性趋势。更重要的是,90%的冲突发生在夜间,并且发生在人口稀少、房屋保护不佳、没有电力的社区,距离避难区2200英尺以内。这告诉我们,在考虑到大象的具体行为趋势以及社区的社会生态和文化构成的情况下,保护区边缘的小村庄应该优先提供缓解援助。

教育

当代许多缓解冲突的努力是不平衡的,只是对野生动物提供威慑,而不是为根本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本质上讲,我们是在给情况包扎绷带。

一个很好的例子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坎巴斯国家公园,当地人能够击退企图抢劫大象的庄稼2006年,他们使用了传统的工具,比如噪音制造者和辣椒植物威慑。研究人员发现,在91次大象试图进入有传统工具看守的农田的尝试中,91.2%被阻止了,但在同一时期,在公园的其他地方发生了401起作物袭击事件。研究表明,受影响的社区需要消除对甘蔗等作物的依赖,这些作物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大象转而投资于辣椒、姜黄和生姜等大象不吃的作物。

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Tadoba Andhari老虎项目中,一只老虎正在追逐一只鹿"class=
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Tadoba Andhari老虎项目中,一只老虎正在追逐一只鹿。 瓦伦·塔卡尔/盖蒂图片社

2018年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在亚洲和非洲,大多数人象冲突都是基于大象的恐惧心理,而不是试图理解和满足大象和人类的需求。该研究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在个体层面上调查大象的行为,以防止冲突的发生。

研究大象的生态学、生活史和个性可以导致新的保护策略的发展,以减少人象冲突的机会。然后,缓解措施将从短期治标,演变为预防冲突的长期可持续解决办法。例如,重点关注某一地区的大象如何寻找食物,为什么它们决定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可能遇到人类的农田,以及大象的生活史特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尼泊尔的奇旺国家公园,研究人员指出,没有领地或身体受损的个体老虎更有可能卷入以牲畜为基础的冲突。

土地保护

确保人类和动物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是解决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基础。例如,狼的数量被广泛误解,难以控制,这可能会导致支持它们的城市居民和害怕它们的农村居民之间的争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环保人士认为,由于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对狼是一个重大威胁,可持续地促进狼保护的唯一方法是通过适应性管理和分区来更好地保护和保存更多的野生土地。

就个人而言,在野外工作或探索时,积极主动和做好准备是很重要的。当动物习惯了人类的存在或将它们与食物联系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冲突,这就是为什么你永远不应该喂野生动物,你应该安全地储存所有垃圾。在徒步旅行或露营之前,对你可能遇到的动物做一些研究,以及如果你遇到它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保护野生土地和自然栖息地是关键,但在野生地区和城市地区之间建立缓冲区也很重要。个人可以通过种植本地植物或创建一个经过认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来对抗栖息地的丧失国家野生动物联合会

查看文章来源
  1. 兰利,瑞奇。”在美国与短吻鳄的不良接触:最新进展."原始研究,第21卷,no。2, 2010, pp. 156-163, doi:10.1016/j.wem.2010.02.002

  2. 世界攻击频率."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

  3. 202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弯曲生物多样性丧失曲线."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

  4. 梅科宁,塞菲。”人与野生动物的共存:埃塞俄比亚东南部贝尔山国家公园周围人类野生动物冲突的性质、原因和缓解."BMC生态学,第20卷,no。51, 2020, doi:10.1186/s12898-020-00319-1

  5. Suryawanshi, Kulbhushansingh,等。”人,捕食者和感知:雪豹和狼掠夺牲畜的模式。应用生态学杂志第50卷,没有。3, 2013, pp. 55 - 55, doi:10.1111/1365-2664.12061

  6. 威尔逊、斯科特等人。”了解印度阿萨姆邦人象冲突的时空模式."大羚羊,第49卷,no。1, 2015, pp. 140-149, doi:10.1017/S0030605313000513

  7. Mumby, Hannah和Plotnik, Joshua。”大象视角:人象冲突缓解中的大象行为、认知和生态."生态学与进化前沿“,中国科学院学报,2018,vol. 6, doi:10.3389/ fvo .2018.00122

  8. Lamichhane, B. R.等人。”引发冲突的老虎不同吗?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人虎冲突的另一个视角."全球生态与保护, vol. 11, pp. 177-187, doi:10.1016/j.gecco.2017.06.003

  9. 机甲,我是L.大卫。”狼可以生活在哪里,我们如何与它们生活在一起?生物保护中国生物科学,vol. 21, part A, 2017, pp. 310-317, doi:10.1016/j.biocon.2017.04.029